必威客户端

必威客户端欢迎您! English 教师登录 NCCS-IBIC

必威客户端:必威客户端本科专业简介(2021年9月)

作者:土木教学管理团队  

发布者:卢黎  

审核人:谢强  

日期 : 2021-09-08


一、本科人才培养概述

必威客户端办学历史悠久,学术地位显著。经过八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已在国内土木类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土木类人才培养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念,致力于造就适应与引领未来土木行业的创新型人才。

必威客户端具有实力雄厚的学科支撑。岩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和力学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建设部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水利工程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土木水利工程硕士点。学院拥有3名院士为代表的大批高级人才和200余位专业教师,拥有国家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级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低碳绿色建筑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学科创新“111”引智基地、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山地城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项目中,重庆大学入选一流大学A类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一流学科。

必威客户端现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智能建造5个本科专业,2021级上述5个专业均按工科实验班(工程与能源类)招生。第一年为大类培养,学习工程与能源类共同的课程,不区分专业,第一年末进行大类分流,从第二年到第四年分别按上述5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划,结合学生意愿,制定各专业录取人数,并执行学校的大类分流方案。


二、专业简介

1. 土木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始建于1935年,经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组建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土建系;195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设置土建专业;1994年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设置建筑工程专业;2000年三:喜⒊闪⒈赝客户端,设置土木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内著名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逾两万名,毕业生秉承哪里有建设,哪里有我们的敬业开拓精神,在我国土木工程行业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具有突出的行业影响力,毕业学生供不应求。

土木工程专业先后于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3年以优秀成绩或最高评估合格期限(8年)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学生毕业后享有报考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等执业资格的优先权;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3),2019年,本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土木工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胜任与土木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科教等工作,能够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追求卓越的行业精英和国家栋梁。

2021级开始,土木工程专业纳入工程能源类招生,一年级在本科生院学习,二年级起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本专业除开设传统的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和道桥工程等方向课程外,还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增设了智能建造、健康监测和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为了一带一路等国际化需求,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行开设全英文课程,学生可根据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


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必威客户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起源于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供热、供煤气及通风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史称老八校),办学历史悠久。1978年,新增城市燃气热能供应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燃气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1995年新增建筑设备工程专业。2000年三个专业整合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1年新增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专业,2013年两个专业合并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2002年最早通过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专业教育评估的学校之一,2007、2012、2017年多次顺利通过复评。学生毕业后享有报考国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优先权。2012年在国内率先通过英国皇家注册设备工程师协会(CIBSE)和英国燃气工程师与经理人协会(IGEM)的专业国际认证。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先后入选国家级优势特色专业(2010),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2013),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2014),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2018,国家首批一流建设专业(2019)。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一个用合理的能源形式和最少的能源消耗,营造满足人员健康舒适和各类工艺需求环境的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求、科技发展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致力培养思想品德优秀、人文素养良好、体魄强。莆张盏骼砺塾爰际、燃气工程理论与技术、室内舒适与健康、室内环境营造与智能调控、高效低碳能源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建筑火灾安全与控制、天然气输送与储存、城市区域能源规划与供应、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等领域相关知识,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

2021级开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纳入工程能源类招生,一年级在本科生院学习,二年级至四年级分流回学院,按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3.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2017年被教育部批准招生的特设专业,依托重庆大学现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等优势学科而建设。从开办伊始,便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建设起点高,教学资源配置获得大力支持。

重庆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早在1972、19731975年就开设有地下建筑工程专业。恢复高考后,按当时人才需求和计划体制模式,在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人才培养采取了多专业、间隔式招生的方式,主要以地下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为主。1977、1980、1982-1987开设了地下工程专业,自1989开始,均合并至岩土工程专业。2017年恢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招生。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上,体现成渝经济圈地下工程特色,突出创新实践能力与具备各类工程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021级开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纳入工程能源类招生。一年级在本科生院学习,二年级至四年级分流回土木学院,按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4. 测绘工程专业

重庆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成立于1935年,经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归入重庆建筑大学建工系测量教研室,七十年代归入重庆建筑大学基础部测量教研室,主要负责承担全校建筑学部各相关专业的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积累,造就了一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实践技能的测绘学科队伍。1994年,开始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在2000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高等建筑专科学校三:喜⒑,经院系调整,测绘学科并入到新必威客户端,并成立了测绘工程系,学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随后,测绘工程系在“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于2001年获得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二级硕士学科授予点,2004年获得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科授予点。

测绘工程专业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测绘高新科技发展,依托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土木建筑类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掌握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测绘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测绘、国土、城规、水利、交通、环保、应急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规划及有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备研究与解决测绘复杂工程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测绘专业与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重庆市勘测院、重庆市规划与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等测绘行业相关企事业及国内著名地产、施工等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毕业生深造机会多、就业面宽。

2021级开始,测绘工程专业纳入工程能源类招生。一年级不分专业,按工程能源大类学习基础课程,二年级至四年级按测绘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5. 智能建造专业

智能建造专业是2018年由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新设的新工科专业。它是在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典型的跨学科交叉特征,以建筑与土木、工程管理专业为基。诤洗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控制工程等学科发展而成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将前沿信息技术融入工程全生命期和建筑产业全链条活动,围绕智能建造,构建系统性、全局性、集成性、交叉性的相关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智能建造专业秉承学校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的使命,以面向未来、聚焦前沿、国际视野、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将专业建设目标定位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创新型智能建造本科专业。 智能建造以聚焦前沿、面向未来、交叉创新、系统集成为培养理念,构建以系统思维为统领、工程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管理技术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坚实的综合创新能力、优良的中长期持续发展潜力、能适应和驾驭未来的智能建造与管理复合型人才。

智能建造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未来工程建设需要,培养科学与人文素养深厚,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对建筑产业全链条活动进行智能化、信息化的集成规划、设计和管理,具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国际视野和引领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2021级开始,智能建造专业纳入工程能源大类招生,采用“1+3”培养模式,即一年级不分专业,按工程能源大类学习基础课程;二年级至四年级按智能建造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三、标准学制


四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必威客户端(东莞)有限公司